买过空调的人应该都了解,空调购买的规格及型号通常都是几匹几匹的,包含销售人员也会问同样的问题,房间多大,建议你买几匹的等这类,那样不少人其实对这个匹并非很了解,虽然常常听人说,但一直不是特别的明确明了,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空调的匹具体的意思是,给筹备买空调的你一个参考。
第一大家要了解的一点是,空调的“匹”是一个单位,形容的是制冷功率——功率的规定单位是“瓦”,但就像重量单位是“千克”,但大家依然习惯说某个东西是多少“斤”一样。对待制冷功率,大家更习惯说它的旧制单位“匹”。
匹和瓦的转换,约为1匹=735W。为何要说“约”呢?这是由于,大家在表达时,一般不会用准确的数值去描述商品的制冷功率,譬如从未出现过1.1匹、1.2匹这种数值。大家把制冷功率为800W左右的空调统称为1匹,1100W左右的统称为1.5W
或者可以如此说,目前的“匹”,是一个区间值。
耗电量,那样制冷功率又能体现出什么内容呢?在它体现的海量内容中,大家最关注的就是耗电量。
制冷功率与耗电量息息有关——制冷功率越大,耗电量也就越高——如此理解没错。但实质耗电量又比较复杂了,它涉及到压缩机的启停次数和压缩机的持续工作时间。
定频空调的工作状况是如此的:1.压缩机启动,开始制冷;2.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,压缩机停止运行;3.室内温度升高,压缩机继续开始工作。
在这三个状况下,压缩机历程了启动、持续运行和停止,三种状况。其中需要耗电的,是启动和持续运行两种状况。制冷功率越大,这两种状况下的耗电量也就越高。
当然,若想省电,也未必需要减少制冷功率——降低启动次数和持续运行时间,也可以达到省电的目的。
如何降低这两种状况的发生呢?设定温度接近室温、保证房间的密闭性等,都能达到目的。
工作电流
这就和装修有关系了,大家一般会在空调的线路中用4平方毫米的铜线,这就仿佛我手里抓了一把米,再用一个麻袋去装——管你有多少米,反正麻袋一定能装下,是否会导致浪费我就不管了。
但事实上,只须经过简单的计算,大家就可以为空调选择更适合的电线——用适合大小的口袋装手里的米,不会导致口袋的浪费。
每1匹产生的工作电流,一般低于4A,压缩机启动的瞬间电流,是正常工作电流的5倍,也就是20A。
而2.5平方毫米的铜线,载流量最高可达25A。4平方毫米的铜线,载流量最高可达32A。
你要买多大的空调,用多粗的电线,可自行计算。
外机大小,买了空调,却因为巨大的外机无处安放而致使不可以安装的例子太多了。大部分用户只考虑了室内机的需要,却几乎从未想过室外机是否有地方挂。
制冷功率越大,电机也就越大,相对来讲室外机的尺寸也就更大——但也与空调的设计有关,具体的空调外机尺寸,还是要去和企业进行询问。不同品牌、不同型号的机器,大小都是不一样的。
代表不了制冷量,有人想当然的觉得制冷功率越高,制冷速度、制冷成效也就越好,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对的。举例,在大家的印象中,好像油耗越高的汽车,跑的就越快、越有劲。但也有例外,譬如百公里耗油8L的汽车,有时可能不如百公里耗油7L的汽车更有劲。
这就与商品的设计、用料等各方面有关了。空调的制冷量是形容空调制冷能力的参数——继续用汽车做类比的话,制冷量就等于汽车的百公里加速用时,制冷功率就等于汽车的油耗。二者有联系,却又不那样紧密。